
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赵景致每经编辑 廖丹
美国硅谷银行的破产、Signature银行的关闭,让市场回过头去审视美联储这一轮激进加息步伐。
虽然上周二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仍在释放“鹰派”信号,表示美联储或会以更快速度将联邦基金利率提升至较预期更高的水平。但随后爆发的银行风险事件,让市场对美联储的加息预期急剧降温。
这在美债市场体现得淋漓尽致。
13日当天,对货币政策变化更加敏感的两年期美债收益率报4.03%,较上一交易日暴跌57个基点,同时,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报3.55%,较上一交易日下跌15个基点。10Y-2Y美债期限利差倒挂幅度由上一日的90个基点大幅缩小至48个基点。
同时,美元指数也出现回落。Wind数据显示,美元指数在上周升至105点以上后,13日当日美元指数下跌0.99%,报收103.6附近。
这是否是美联储加息放缓、甚至停滞或转向的信号?
2年期美债收益率暴跌57个基点,加息预期降温
在硅谷银行破产的前几天,3月7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华盛顿的美国国会出席听证会。他当天表示,美联储或会以更快的速度将联邦基金利率提升至较预期更高的水平。
不过随后,3月10日,美国公布2月非农失业率上升,且薪资增速环比回落,加之硅谷银行爆雷,市场对美联储3月加息提速的激进预期大幅降温。
市场最直观的反应,便是美债收益率开始走跌。作为对货币政策的变化更加敏感的一项指标,2Y美债收益率主要受到货币政策预期的影响。
Wind数据显示,3月10日,美国2年期国债收益率4.6%,较上一交易日下跌30基点;而同时10年期国债收益率3.7%,下跌23个基点。
13日当天,美国一年期国债收益率报4.3%,较上一日下降60个基点;两年期美债收益率报4.03%,较上一交易日暴跌57个基点;10年期国债收益率报3.55%,较上一交易日下跌15个基点。
据了解,自去年以来,美联储大幅加息,旨在控住通胀。然而从目前数据来看,美国通胀压力仍大。
更早之前,3月1日公布的美国2月制造业PMI改善,其中物价支付指数超预期大幅走高,通胀预期高涨。
3月2日公布的美国2022年四季度劳动力成本环比终值大超预期、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意外走低,表明美国劳动力市场依然紧张、通胀压力仍大。
3月3日,美联储发布半年度《货币政策报告》,强调坚定致力于将通货膨胀率降至2%的目标水平,并称持续加息将是合适之举,这缓解了市场对上调通胀目标的猜测情绪。
但最新数据显示,2月美国CPI虽环比略有下降,但仍处于6%高位。
硅谷银行的爆雷、两年期美债收益率的骤降究竟能不能带来加息转向?
“从目前情况来看,我们还是偏向于加息最高利率在5.5%左右,目前市场存在反应过度的可能。硅谷银行爆出大雷,在一定程度上是美联储前期快速加息缩表的累积效应。”南华期货研报指出,如今,非农揭晓,但结果依然不明,让下周的CPI数据显得尤为重要,决定了3月是加息25个基点还是50个基点。
李晓峰也认为,在本轮快速加息的过程中,美联储已做好了以经济衰退、爆发小规模金融风险为代价的准备。因此,美联储接下来仍大概率会以每次25个基点的节奏持续加息至年中前后,这一政策节奏短期内难以轻易动摇。
中国国际金融学会理事陆晓明在《金融稳定在美联储及其货币政策中的作用及影响》一文中称,美联储并不认为目前和近期的金融稳定性有可能干扰其紧缩货币政策的效果。
首先从金融条件看,美联储升息应对通胀需要金融条件相应紧缩以配合。其次从金融脆弱性看,持续大幅升息确实正在导致金融市场动荡和重新定价;但美联储认为金融市场虽有波动,也有流动性短缺风险,目前却并不存在足以影响其继续实施紧缩政策的脆弱性。对金融市场的局部脆弱性,美联储可能更多地采取更有针对性的货币政策工具及监管工具来应对。
硅谷银行风波引发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很低
专业人士判断美联储加息不会转向,背后的逻辑还要回到硅谷银行风险事件本身。
在过去的几十个小时,美国硅谷银行破产的消息席卷全球。尽管美国宣布采取行动措施支撑客户存款,但这场风波暂时还没结束。
继硅谷银行宣告破产两天后,总部位于纽约市的签名银行被当地监管机构关闭。这是三天内美国监管机构宣布关闭的第二家银行。同时,投资者对美国的银行股信心受挫。
13日,在美银行股低开,走势持续低迷,多家银行股出现暴跌。其中,第一共和银行收盘跌超60%。除了已关闭的银行,美国第一共和银行的处境也非常危险,3月13日盘前股价一度跌超70%,经历短暂停牌后,股价一度再跌。与3月1日的122.5美元股价相比,两周时间股价跌约80%。此外,阿莱恩斯西部银行同样出现股价暴跌。
相继发生的银行事件,使得美联邦政府紧急出手,推出一系列措施稳定人心,防止“多米诺效应”冲垮金融业乃至波及整个经济。
签名银行倒闭同一天,美国财政部、联邦储备委员会和联邦储蓄保险公司发表联合声明,宣布将向硅谷银行“全部储户”提供“完全保护”,后者从13日开始将能获得“他们所有的钱”。另外,签名银行的全部储户也将获得同类保护。联邦储蓄保险公司12日建立一家过渡性银行,签名银行的客户将自动成为过渡性银行的客户,从13日开始可以取款。
另一方面,银行股东和“某些无担保债权人”不会获得保护,且银行高层管理人员已经下台。
声明说,这一“果断行动”旨在“巩固民众对我们银行系统的信心以保护美国经济”,“确保美国银行系统继续发挥保护存款、向家庭和企业提供贷款的重要作用,从而推动经济强劲、可持续增长”。
此外,美联储还单独发表声明,宣布将向“符合条件的”银行提供更多资金,以确保它们“有能力满足所有储户的要求”。美联储将创建一个融资项目,银行可用美国国债等有价证券或其他资产为抵押,获得贷款,从而让银行“在面临压力时无需迅速出售有价证券”以获得资金。同时,美国财政部将从一笔专项基金中抽调至多250亿美元,向美联储的这一融资项目提供支持。不过,美联储表示,预计最终无需动用财政部的资金。
美联储表示,正密切关注金融系统情况,“准备动用全部手段支持家庭和企业,将在相应时候采取更多措施”。
李晓峰指出,硅谷银行问题是典型的资产负债表错配造成的流动性危机。美联储激进加息带来的期限利差严重倒挂则放大了这一错配风险,储户过度集中于对利率敏感的科技行业。而储户在行业下行周期集中提取存款,则是引爆流动性危机的导火索。但由此引发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很低,主要原因有三点:
第一,就美国商业银行和存款机构整体而言,类似于硅谷银行的资产负债严重错配并非普遍现象,不具备代表性——即使是或有风险存在的其他中小银行,其规模占比也很低、传染性十分有限。
第二,美国监管部门的事后处理十分迅速,美联储、美国财政部和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已紧急出台对硅谷银行的“托底”承诺、美联储及时创设的BTFP流动性管理工具,能够有效避免金融市场出现踩踏式抛售,提振市场对流动性的信心。
第三,美联储隔夜逆回购仍有超过2万亿美元的流动性储备,流动性总量充沛,美联储应对流动性的工具也较为丰富,进一步降低了爆发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
“我们认为,硅谷银行、Signature银行危机及其产生的一系列市场动荡引发的系统性风险总体可控,短期内尚不足以构成对美联储政策路径的掣肘。风险事件可能会大幅降低美联储加快紧缩的可能性,但因此而被迫转向降息的概率很低。”李晓峰表示。
封面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刘国梅 摄
、精准解读,尽在本站财经APP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财富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