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联社5月13日讯自本周美联储议息会议决定上调联邦基金目标利率0.5个百分点,同时决定从6月份起缩表,这意味着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已经全面收紧,其中对新兴经济体带来更多影响,这令市场增添几份担忧。
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指出,从历史数据来看,此轮的美联储加息对新兴经济体的影响或许小于此前的货币收紧周期,因为新兴市场资金仍维持流入,且多数新兴市场经济体已经进行了预防性加息,因而资本进一步外流的规模可能相对有限。
发达国家货币政策走向 如何影响新兴经济体
中泰指出,从全球产业链的架构看,发达经济体大多处在产业链的高端,中国则处在中低端,其他新兴经济体则多处在低端,这就决定了大部分新兴经济体都处在全球分工的不利地位,其经济不仅体量较小,而且也没有形成自身健全的产业体系。要么是作为上游资源品的供给方,受全球经济周期的影响比较大;要么依附于西方国家的产业链中,从事加工业,可替代性较强。
中泰指出,新兴市场在2020年开始的量化宽松期间,新兴市场股指的涨幅不及发达市场。虽然此次货币收紧节奏较快,加息缩表近乎完全重叠,但考虑到新兴市场今年以来资金有所流出,股指已经回调,风险已有一定释放。
此外,美元指数能走多强也需要打个问号,毕竟美国本身也存在经济衰退和股市泡沫破灭的风险,这与上一轮加息-缩表周期中美国经济的资本市场的处境还是不一样,即这轮美国经济的硬着陆风险更大,股市泡沫也更大。因此,若美联储加息和缩表幅度低于预期,新兴经济体的货币贬值幅度估计也有限。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财富商机